Ver Fonte

Update some posts

Track3 há 6 anos atrás
pai
commit
4f86319c61

+ 10 - 8
content/posts/2018/hello-hugo.md

@@ -9,9 +9,9 @@ tags:
 
 新站终于做好了。
 
-几天前我在《[关于本站的未来](https://www.xxxlbox.com/posts/2018/whats-next-about-this-site/)》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我从WordPress换到静态博客系统Hugo的原因,这里不再赘述。这里简单总结下目前博客迁移的情况:
+几天前我在《[关于本站的未来](https://www.xxxlbox.com/posts/2018/whats-next-about-this-site/)》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我从WordPress换到静态博客系统Hugo的原因,这里不再赘述。简单总结下目前博客迁移的情况:
 
-* 文章只保留了一部分,一些没有很大意义的就没有搬过来,保留了共11篇文章;
+* 文章只保留了一部分,一些没有很大意义的就删掉了,保留了共11篇文章;
 * 评论全部丢失;
 * “友链”与“关于”页面的重写还在进行中。
 
@@ -21,19 +21,19 @@ tags:
 
 ## 代码
 
-先来聊聊新站代码相关或者说跟这个Hugo主题相关的话题吧。这个主题目前是自用主题,很多地方都写死了,而且代码比较粗糙,还有一堆bug,因此暂时不会开源。Hugo在中文博客圈里并不是特别火,用的人较少,主题什么的也是挺少的,我是很愿意为社区作贡献的,所以以后代码拿得出手了我一定会丢到GitHub上的。
+先来聊聊新站代码相关或者说跟这个Hugo主题相关的话题吧。这个主题目前是自用主题,很多地方都写死了,而且代码比较粗糙,还有一堆bug,因此暂时不会开源。Hugo在中文博客圈里并不是特别火,用的人较少,主题什么的也是挺少的,我是很愿意为社区作贡献的,所以以后代码拿得出手了我一定会把它丢到GitHub上的。
 
-设计灵感来自Hugo主题“[Sam](https://github.com/hivickylai/hugo-theme-sam)”。第一次看到这主题,瞬间就被Get到了。打开文章页,从上到下,映入眼帘的是文章的标题,而不是Header里的站点标题,舒服。更重要的是字符与字符之间有一定的间距,不是挤到一起的,配上灰色背景,那叫一个优雅啊,Zhuangbility爆表。本来就打算用这个主题了,实际使用下来,细节问题还是挺多的,改也不好改了,索性就自己写一个,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。
+设计灵感来自Hugo主题“[Sam](https://github.com/hivickylai/hugo-theme-sam)”。看到这个主题的第一眼就被Get到了。文章页,从上到下,映入眼帘的是文章的标题,而不是Header里的站点标题,舒服。排版上,字符与字符之间有一定的间距,不是挤到一起的,配上灰色背景,那叫一个优雅啊,Zhuangbility爆表。本来就打算用这个主题了,实际使用下来,细节问题还是挺多的,改也不好改了,索性就自己写一个,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。
 
-写一个Hugo主题可比WP主题容易多了。也就研究了几个主题的源码,对着文档,几天就把HTML骨架写好了,加样式也比想象中的要顺利。第一次尝试在项目中使用Sass,安装node-sass时踩了不少坑,最后发现了Koala这个软件。Koala带了编译sass的环境,不用手动安装了,而且还带js压缩的功能,简直神器。这次为了实现底栏自动隐藏以及异步加载评论的功能,写了100多行js,最终效果还挺好的,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。
+写一个Hugo主题可比WP主题容易多了。也就研究了几个主题的源码,对着文档,几天就把HTML骨架写好了,加样式也比想象中的要顺利。第一次尝试在项目中使用Sass,安装node-sass时踩了不少坑,最后发现了Koala这个软件。Koala带了编译sass的环境,不用手动安装了,而且还带js压缩的功能,简直神器。这次为了实现底栏自动隐藏以及异步加载评论的功能,写了100多行js,最终效果还挺好的,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。
 
-主题依然走极简风,借鉴了Sam主题多处写得好的地方,包括一些页面布局和文字间距。配色并没有抄Sam主题,抄的是[Humble Bundle](https://www.humblebundle.com)的官网,配色什么的借鉴一下不犯法吧?在框架与库的使用方面
+主题依然走极简风,借鉴了Sam主题多处写得好的地方,包括一些页面布局和文字间距。配色并没有抄Sam主题,抄的是[Humble Bundle](https://www.humblebundle.com)的官网,配色什么的借鉴一下不犯法吧?在框架与库的使用
 
 * Normalize.css
 * 动画库[animate.css](https://daneden.github.io/animate.css/)
 * 图标库使用[Feather](http://feathericons.com/),轻量,风格也很搭。
 
-既然都用静态博客了,何不把加载速度优化到极致。animate.css特地用gulp自定义构建了,只取了几个需要的动画。借助sass,几个css被合并成一个文件,输出还是压缩的,最终css只有15KB,gzip压缩后只有4.5KB了。js也是做了压缩的,100行代码也就2KB,Feather图标并没有用那个js,而是直接将svg插到html文档中,减少了请求数,也避免了js动态插入svg到DOM时造成的图标显示延时。对了,还有字体,我并未使用任何网络字体,用了“Trebuchet MS”,字体绝大多数Windows PC和Mac均有安装,实测iOS也支持,就Android不支持,不过也无所谓,默认的Sans Serif字体也不丑。
+既然都用静态博客了,何不把加载速度优化到极致。animate.css特地用gulp自定义构建了,只取了几个需要的动画。借助sass,几个css被合并成一个文件,输出还是压缩的,最终css只有15KB,gzip压缩后只有4.5KB了。js也是做了压缩的,100行代码也就2KB,Feather图标并没有用那个js,而是直接将svg插到html文档中,减少了请求数,也避免了js动态插入svg到DOM时造成的图标显示延时。对了,还有字体,我并未使用任何网络字体,用的是“Trebuchet MS”。该字体绝大多数Windows PC和Mac均有安装,实测iOS也支持,就Android不支持,不过也无所谓,默认的Sans Serif字体也不丑。
 
 评论系统使用Valine,需要加载Leancloud的依赖库,100多KB,评论本身js体积也有70多KB。这要是跟页面同步加载,那我前面做的那些优化就……一夜回到解放前。所以我就开始学习js异步加载的操作了,由于整个项目并没有用jQuery,就不能用jQuery的`.getScript`方法了,最终我在Stackoverflow找到了原生js的替代方法:
 
@@ -62,4 +62,6 @@ https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16839698/jquery-getscript-alternative-in-nat
 
 那些说静态博客不好管理的,怎么样,涨姿势了吧。
 
-写的有点乱啊,基本上是想到哪写到哪,就说这么多吧,以后说不定会写个详细点的Hugo博客部署指南……
+写的有点乱啊,基本上是想到哪写到哪,就说这么多吧,以后说不定会写个详细点的Hugo博客部署指南……
+
+**更新**:利用DNSPod智能解析,国内访客自动解析到腾讯云服务器,国外访客解析到Netlify全球CDN。

+ 1 - 1
content/posts/2018/lets-encrypt-wildcard-cert.md

@@ -52,6 +52,6 @@ export DP_Key="your_key"
 
 然后你需要手动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来安装证书以及key。
 
-值得一提的是,acme.sh支持自动更新证书。在你执行`./acme.sh --install`的时候就已经自动建立了cron job,,每天0:00点会自动检测所有证书。获取并安装证书的命令会被记录下来,证书在60天以后会自动更新,Nginx配置文件目录下的证书也会同步更新,Nginx会重启——你无需任何操作。
+值得一提的是,acme.sh支持自动更新证书。在你执行`./acme.sh --install`的时候就已经自动建立了cron job,每天0:00点会自动检测所有证书。获取并安装证书的命令会被记录下来,证书在60天以后会自动更新,Nginx配置文件目录下的证书也会同步更新,Nginx会重启——你无需任何操作。
 
 可以看到acme.sh获取Wildcard证书还是比较方便的。当然,acme.sh功能远不止如此,很多高级操作请看[acme.sh wiki](https://github.com/Neilpang/acme.sh/wiki/)。